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制造基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出口锂电池284.3亿美元,占全球出货量的59.4%。2022年上半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增长达到67.3%。数亿锂电池漂洋过海,为世界带来了一个绿色能源驱动的新世界。
然而,在海关眼中,锂电池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危险因素。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提案》、《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规则》等国际规定,经鉴定,锂电池被列为第九类危险品。
电池和电池组.安装在设备中的电池和电池组.如果与设备一起包装的电池和电池组包含任何形式的锂,则必须包括在内UN3090.UN3091.UN3480.UN3481,识别危险特征。联合国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还专门为锂电池的货运设备分配新的货运设备UN编号3536。
想乘货船的锂电池.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第38.3章(以下简称“UN38.3”)测试要求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也要满足SN/T0370《出口危险货物包装检验规程》等运输包装检验要求“证”上岗。
要想走向世界,锂电池需要一路过关斩将。那它要通过哪些副本?
副本一:环境试验
与普通乘客相比,锂电池在飞行时的环境要差得多。10000米高空的低压和温度急剧变化给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锂电池应进行高度模拟和高低温循环。
在高度模拟试验中,锂电池应小于11.6kPa压力环境和20±5℃在温度环境中储存至少6小时;但在高低温循环实验中,锂电池需要在温度试验箱中承受-40℃到72℃迅速转变的“冰火二重天”的考验。
副本二:机械实验
除了低压和温度急剧变化外,锂电池在旅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摇晃和碰撞。机械实验的三个项目是模拟这种情况的测试。
在振动试验中,锂电池紧密固定在推力较大的振动平台上,进行累计9小时的扫频振动试验,模拟运输过程中的晃动。
在冲击试验中,锂电池与冲击台一起向六个方向进行18次机械冲击,以模拟飞机降落时与路面接触或其他会产生即时冲击的场景。
此外,还有一个额外的问题来测试电池。使用重物碰撞或钢板挤压锂电池电池,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关卡三:电气试验
通过两级锂电池后,要拿出看家本领,接受电气安全测试。电池短路.过度充电.电池组不平衡导致的强制放电是一个杀手锏,很容易点燃锂电池的热脾气。在实验室环境中,只有逐一验证这种情况,才能证明它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不会因外部电气的滥用而引起火灾和爆炸。
副本四:危包使用鉴定
锂电池属于国家规定出口申请危险品包装的商品。锂电池已经突破了三个层次,并通过了三个层次UN38.3三次安全性能测试后,需要对危险包进行使用鉴定,取得“危包证”才算大功告成。
“危包证”为简称,其全称为《出境危险品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表》。
在实施危险包的使用鉴定时,海关将根据包装容器的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包装表面是否干净.包装是否牢固,锂电池是否可以覆盖和保护,以免短路,或者包装接触任何导电材料,导致短路。
出口锂电池及其包装经海关检验合格后,发布《出境危险品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表》,即:“危包证”。
通过这四层锂电池,是身心健康.柔和稳定的“谦谦君子”这样,国产锂电池就能顺利出口。